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党群工作

七分公司张冰谨获评河北省国资委“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2日

670666铁盘

  “祝贺!张冰谨荣获‘2024年度河北省国资委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4月30日下午,七分公司党群办人员在微信工作群晒出一张荣誉证书,同事们纷纷点赞祝贺,整个工作群内洋溢着喜悦和骄傲的氛围。
  以BIM技术为剑,开辟智慧建造新天地
  张冰谨自2017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BIM技术岗位工作,不仅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还深入研究BIM技术的各项应用,不断提升专业技能。通过不懈努力,她成功考取了多项与BIM技术相关的专业证书,这些证书不仅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认可,更为项目提质增效奠定了基础。
  2020年,在平山中医院项目中,她深入剖析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潜力,通过精细化建模和数据分析,有效解决了众多施工难题。面对机电安装阶段管线综合调整这一工程难题,她率领团队与各专业班组紧密协作,在地下一层4.8m的层高空间里,上演了一场看不见的“管线突围战”。走廊区域吊顶净高仅1.75m,却要容纳强电、弱电、排风、排烟、给水、消防、喷淋、医用气体管道等专业管线,更棘手的是两根高900mm的结构大梁横亘其间,让本就紧张的空间更加捉襟见肘。“这里的管线调整就像在玩立体华容道”,张冰谨在项目协调会上指着BIM模型说,“任何一根管线的移动都会引发连锁反应。”她带领团队连续奋战3个昼夜,通过BIM技术进行了17次管线排布模拟,最终采用“风管优先”的策略,将风管固定在最高位,桥架与风管并列排布并设计专用翻弯通道,其他管线则巧妙避让。这种“立体交通式”的排布方案,不仅解决了53处碰撞点,更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为走廊争取到了宝贵的15cm净高空间。“最精彩的是这个桥架翻弯设计,就像给管线设计了立交桥,既避开了风管,又保持了合理的坡度。”施工班组长指着模型赞叹道。经过5轮优化调整,这个被称作“最难管线走廊”终于顺利完成安装,比原计划提前5天通过验收。
  以专利成果为帆,驶向创新深水区
  凭借对BIM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应用,张冰谨不仅在项目中屡创佳绩,还积极参与技术研发,为分公司申请并获得了多项专利。
  在“一种防水施工吊模及防水施工方法”专利的BIM模型绘制中,她遭遇了无数挑战。“这个弧形凸起的参数还需要再调整0.5mm。”深夜的办公室里,张冰谨盯着屏幕上的BIM模型喃喃自语。她正在为“一种防水施工吊模”专利绘制关键的技术模型,这个看似简单的山丘状弧形凸起,却关系着整个防水系统的成败。起初,面对发明人提出的“山丘状弧形凸起”这一创新设计,建模工作一度陷入困境。传统BIM软件的标准构件库中根本没有类似形态的模块,她没有退缩,连续三天泡在办公室里,研究参数化建模技术,最终采用“放样”的建模方法,完美呈现了设计要求的渐变弧形。最棘手的要数环形堵板上的凸起结构建模。为确保拆模后形成的环形凹槽能精准容纳防水材料,她反复测试了7种不同的截面曲线,最终选用椭圆弧作为凸起轮廓,既保证了结构强度,又实现了最佳的防水效果。
  “这个模型不仅要美观,更要经得起施工实践的检验。”在项目研讨会上,张冰谨通过BIM模型生动展示了吊模的工作原理,用三维动画演示防水材料如何充盈凹槽形成密封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过二十多个昼夜的奋战,这个凝聚着创新智慧的BIM模型终于完成,不仅为专利申请提供了直观的技术支撑,更成为后续施工交底的重要工具。
  自2020年起,张冰谨协助完成15项专利成果,参与完成并发布的科技研究成果,其中4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些专利成果和科技研究不仅为分公司在建筑领域的竞争力增添了重要砝码,也充分展示了她在项目应用上的卓越才能和创新能力,更是对她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和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张冰谨始终以攻坚克难的韧劲和精益求精的追求,在平凡岗位上日复一日的坚守中绽放光彩,用实际行动谱写着新时代奋斗者的精彩篇章。(七分公司)

Copyright © 2020-2019 670666铁盘 版权所有 冀ICP备17001287号-1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833号